廣東省畜牧獸醫學會是由廣東省民政廳批準成立的具有法人資格的全省性社會團體,是廣東省科學技術協會的組成部分,是黨和政府聯系畜牧獸醫科技工作者的橋梁和紐帶,是發展我省畜牧獸醫事業的重要社會力量?,F任理事長是廖明同志。
廣東省畜牧獸醫學會是由廣東省民政廳批準成立的具有法人資格的全省性社會團體,是廣東省科學技術協會的組成部分,是黨和政府聯系畜牧獸醫科技工作者的橋梁和紐帶,是發展我省畜牧獸醫事業的重要社會力量?,F任理事長是廖明同志。
作者簡介
黃淑堅,佛山科學技術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博士生導師。
主要從事動物疫病防控研究。主持國家級、省部級及市級等科研課題23項,獲科研成果獎9項,包括:農業部農牧漁業豐收二等獎1項、廣東科學技術一等獎1項、廣東省科學技術三等獎1項,清遠市科學技術2項、佛山市科學技術三等獎2項、韶關市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1項、廣東省農業技術推廣獎一等獎1項和廣東省農業技術推廣三等獎1項。授權國家發明專利1件,授權國家實用新型專利3件,授權國家計算機軟件著作權1件,出版專著3部。在《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IF=79.26)、《Veterinary Parasitology》、《Avian Pathology》、《Scientific Report》、《中國獸醫學報》、《中國預防獸醫學報》、《中國獸醫雜志》等刊物公開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
廣東省重點課程《家畜傳染病學》負責人,榮獲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優秀青年教師和優秀共產黨員稱號;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佛山科學技術學院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和二等獎1項;指導學生獲第十四屆廣東省“挑戰杯”廣東省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三等獎。
廣東省特色重點學科預防獸醫學科帶頭人,廣東東省水禽產業技術體系創新團隊崗位專家,佛山市生物檢測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榮獲廣東省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先進工作者和廣東省首屆畜牧獸醫杰出科技工作者稱號。2004年起,培養畢業碩士研究生29名,獲佛山科學技術學院首屆十佳研究生師徒;2017年起,培養博士研究生3名,畢業博士1名。
1霉菌毒素性腺肌胃炎發生特點
霉菌毒素性腺肌胃炎可發生于不品種、不同日齡、不同性別家禽,包括:雞、鴨、鵝、鴿、鵪鶉、鴕鳥等家禽。家禽中,以雞最為敏感,鴨鵝次之。
該病主要發生在溫暖、潮濕的季節,發病率可達 20~90%,主要侵害4~60天齡雞。該病一般不引起死亡或僅引起極少量死亡,主要導致殘次雞增多而被淘汰處理。
2霉菌毒素性腺肌胃炎對雞只危害
1. 對雛雞、肉雞(或育成雞)的影響
患雞發病初期,精神沉郁,畏寒,呆立,采食量下降或不升,增重慢,拉飼料便,飼料報酬差,患雞逐漸消瘦,弱小,冠小、蒼白,腳蒼白,軟腳,雞群均勻度差,殘次雞多而被淘汰處理。
2. 對種雞(或蛋雞)的影響
種雞死淘明顯增多,死亡雞冠和肉垂蒼白,肝臟腫大、蒼白、質脆,肝破裂,體腔有血塊,若繼發戊型肝炎,會加劇本病嚴重性和死亡。種雞產蛋率下降,蛋大小不一,蛋殼變薄,破殼蛋和軟殼蛋增多,血斑蛋或霉斑蛋增多。種蛋受精率下降,孵化后期(18天齡)死胚增多,死亡胚肌胃潰瘍,孵出弱雛增多,死亡增多。
3霉菌毒素性腺肌胃炎預防控制
1.從飼料源頭控制霉菌和蠟樣芽胞桿菌的污染,是控制家禽腺肌胃炎的根本。
(1)嚴把飼料原料選購關,選購優質飼料原料,飼料原料應盡可能新鮮、干燥。
(2)控制飼料霉變和蠟樣芽胞桿菌污染,
具體做法:
①控制好飼料溫度、濕度和氧氣三個條件之一,即可有效地防止飼料霉變;
②飼料原料在收獲和儲運過程中,應盡量避免蟲咬、鼠啃、磨壓,避免玉米、稻谷等谷物表皮或外殼損傷;
③破碎籽粒應通過過篩除去,因為這些籽粒往往被高度污染;
④改善貯藏條件,如采用低溫通風貯藏等;
⑤飼料添加化學防霉劑如丙酸鹽(丙酸鈣);
⑥防霉包裝;
⑦控制蠟樣芽胞桿菌污染。
(3)飼料加入脫霉劑和抗蠟樣芽胞桿菌產品。
2.改變飼喂加料方式
進雛起就要按時分多次加料,杜絕一次性加料方式,事實證明,這種飼喂加料方式可有效減少腺肌胃炎的發病率。
3. 加強水槽和水線管理
腺肌胃炎是消化道問題,平時應經常關注水箱和水線清潔問題,及時清洗污染的水槽,定期(1 次/周)使用有機酸對水線進行清洗。
若通過水線給雞投喂藥物、維生素等產品時,應在投喂后及時清理水線。
4治療改善措施
霉菌毒素中毒一旦發生,通過治療,對患雞有一定改善效果。
主要措施:
①找到霉菌毒素產生根源,切斷毒源,使用脫霉劑吸附、降解毒素;
②使用大蒜精油,有一定治療效果;
③修復胃角質層潰瘍:魚肝油、VC;
④維護肝臟和腎臟生理機理,可使用保肝、護腎的中草藥顆粒,排解毒素;
⑤適當使用一些抗生素消除胃腸炎癥,增加食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