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畜牧獸醫學會是由廣東省民政廳批準成立的具有法人資格的全省性社會團體,是廣東省科學技術協會的組成部分,是黨和政府聯系畜牧獸醫科技工作者的橋梁和紐帶,是發展我省畜牧獸醫事業的重要社會力量?,F任理事長是廖明同志。
廣東省畜牧獸醫學會是由廣東省民政廳批準成立的具有法人資格的全省性社會團體,是廣東省科學技術協會的組成部分,是黨和政府聯系畜牧獸醫科技工作者的橋梁和紐帶,是發展我省畜牧獸醫事業的重要社會力量?,F任理事長是廖明同志。
陳煥春,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農業大學教授。
長期從事動物傳染病與人畜共患病研究工作。率先確定了豬偽狂犬病在我國的爆發流行,闡明了我國豬偽狂犬病的五大臨床癥狀,研制了疫苗,提出了我國偽狂犬病的根除計劃??寺?、測序了100余株病毒和30余種細菌的全基因組序列。構建了偽狂犬病毒、豬胸膜肺炎放線桿菌和豬沙門氏菌等3種通用型載體,研制了20余種基因工程疫苗和10余種分子診斷試劑盒。獲國家科技進步獎、湖北省科學技術突出貢獻獎、省部級獎等獎勵多項,新獸藥注冊證書28個,國家重點新產品證書5項,發明專利50余項,為我國動物疫病有效防控做出了突出貢獻。
1 我國養殖業轉型升級必要性畜禽養殖產業是我國農業的支柱產業。
畜禽養殖安全關系食物供給與糧食安全、公共衛生與食品安全、環境與生態安全,針對我國養殖業面臨的問題,唯一的解決方式是加快我國養殖業轉型升級的步伐。
2 我國養殖業轉型升級的探索
⑴發展生豬健康養殖,實施產業轉型升級;
⑵建成人才培養、科技創新、學科發展、產業升級“四位一體”的協同創新中心;
⑶實現科技創新與市場經濟深度融合;
⑷形成生豬健康養殖技術體系;
⑸提升養豬業效益、保障食品安全、改善生態環境;
⑹引領我國生豬產業的轉型升級與可持續發展。
3 我國養殖業轉型升級的建議
3.1 畜禽品種培育與繁殖技術創新研究方向
①發掘動物優良種質資源,開展動物組學研究,重點解析畜禽生長、繁殖、泌乳、抗病、品質等經濟性狀的遺傳基礎;②開展動物分子育種、干細胞育種、胚胎工程、克隆等高新技術研發;③進行動物生產性能測定技術、大數據遺傳評估、動物高效繁育新技術等關鍵技術研發;④利用國內外優良品種資源,培育生長性能好、繁殖性能高、抗病力強、環境適應性強、品質風味好的畜禽新品種。
3.2 動物疫病防控技術創新研究方向
①開展畜禽的病毒、細菌、寄生蟲等病原學與流行病學研究,解析病原與宿主互作及其網絡調控機制;②研究病原致病與免疫機制;③發掘、篩選新藥靶標;④針對我國流行的病原,開發新型疫苗、診斷試劑、藥物等防控產品;⑤開展動物疫病的綜合防控技術研究及重大疫病的凈化與根除;⑥通過技術和產品的集成與應用,實現“少打針、少用藥、環境友好,綠色健康養殖”。
3.3 畜禽營養與飼料創新主要研究方向
①開展各種畜禽的營養代謝及其調控機制研究;②開發新型飼料資源、無抗飼料生產技術、飼料高效轉化與利用技術、飼料安全控制與快速檢測關鍵技術;③建立我國飼料資源的營養價值評價技術體系,研發新型飼料與飼料添加劑。
3.4 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創新研究方向
①研究畜禽養殖廢棄物降解、微生物發酵、環境修復等原理與規律;②研發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糞污資源化利用、廢棄物中有害物質的檢測與控制、生物有機肥生產、環境修復等關鍵技術;③開發生物有機肥等產品;④通過技術與產品的集成與應用,實現“種養結合、變廢為寶、生態養殖、環境友好”。
3.5 養殖設施設備創新研究方向
①開展畜禽養殖、飼料加工、糞污處理與生物肥料等設施設備的理論與技術創新;②研發設施、設備新工藝、新技術;③開發新型設施、設備產品與裝備;④通過技術和產品的集成與應用,實現養殖的“自動化、智能化、信息化”。
3.6 食品加工研究方向大力發展食品深加工技術:
保鮮食品,冷藏食品,風味食品,功能性食品。